盼你乐论坛

 找回密码
 注册
搜索
查看: 1164|回复: 0

阅兵村里的“中国印”—来自阅兵村官兵的真情故事

[复制链接]
发表于 2009-9-12 01:52:00 | 显示全部楼层 |阅读模式
新华网北京9月11日电(张选杰、李兵峰、秦洁)在阅兵村,每一名村民都代表着一个中国印记。他们或地域不同,或民族有别,或经历各异,但镌刻在心中的“中国印”是共同的。连日来,记者在第二炮兵学员方队采访,被一个个真情故事所感动。      和琪:普米族连着中国心            黝黑脸庞,瘦高个子,来自少数民族普米族的和琪,是军校大一的学员,今年刚满20岁。     普米族主要居住在云南西北高原的兰坪老君山和宁蒗的牦牛山麓,人口只有3万多。和琪自豪地说,他可能是普米族参加国庆阅兵的第一人。     2008年,和琪参加高考。由于国家对少数民族的优惠政策,他被优先录取到第二炮兵工程学院发射工程专业,成为村里走出的第一个大学生。     “在我们普米族许多村民家里的厅堂里,至今仍挂着毛主席像。”和琪说,乡亲们听说他要参加国庆阅兵时,纷纷鼓励他要努力成为普米族的雄鹰,为祖国争光也为普米族人争光。     由于阅兵训练实行淘汰制,和琪几次面临考验,但都幸运过关。他说:“感谢组织对我的关怀,感谢祖国和人民对普米族人的重视和关心!”     为了提高训练成绩,和琪暗暗为自己制订了一套体能训练计划。为了增强腿部力量,他把两个近5公斤的沙袋绑在小腿上。晚上熄灯前,他总要偷偷跑到操场上,做上100个俯卧撑和仰卧起坐。     进驻京郊某阅兵村后,和琪更加珍惜这个难得的机会。有一段时间,北京的气温近40摄氏度,训练场更是达到50多摄氏度。为了防止中暑,方队将下午的训练时间延后2个小时。当许多人在宿舍休息时,和琪却跑到水房或者训练场的凉棚里加班体会动作。     凭借这种特别能吃苦的精神和韧劲,他的训练成绩突飞猛进,由刚开始每次考核的倒数几名,上升到排面的前几名,还因为训练成绩优秀多次被方队表彰。
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| 注册

本版积分规则

QQ|手机版|小黑屋|盼你乐   

GMT+8, 2024-6-29 12:01 PM , Processed in 0.049920 second(s), 15 queries .

Powered by Discuz! X3.4

Copyright © 2001-2021, Tencent Cloud.

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